世界交通

瑞士:绿色环保交通行

发布时间:2019-03-13
文/图 老 海
 
市民出行首选乘公交
 
低碳出行属瑞士,这是笔者跑了瑞士多个城市的亲身体会。瑞士人在国际事务中,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在与民众生活健康相关的道路交通上也有许多闪光点,如瑞士城市道路普遍不宽,但却不堵车,有一组很能说明问题的数字让笔者找到了不堵车的答案:在瑞士第一大城市苏黎士,70%以上的市民出行第一选择是公交车,10%的人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只有不到20%的人才选择开私家车。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5年人均GDP82177.60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而且瑞士还是高福利低税收的国家,但瑞士人上下班及在市内出行却不愿开私家车,而是选择公交车,其中的奥秘就是瑞士城内交通不堵车,交通流畅世界闻名,巴士即使在高峰时段也不会堵车。这倒不是说瑞士的城区街道有多宽,而且是恰恰相反,瑞士的大多城市街路都很窄,多数是上下双向单车道,因为瑞士地处阿尔卑斯山脉的山旮旯里,多数城市的道路都基本保留几百年前建城时的原貌,就连那些号称“金融帝国的国际都市”日内瓦、苏黎士等著名的城市街道也都不曾拓宽过。
瑞士人低碳出行首选公交车,一是舆论引导,二是政策实施。瑞士交通政策的核心理念是:运送更多的人,而不是移动更多的车。所以,城市交通规划和设置都围绕这样的一些目标在推进,也就是促进交通方式从小轿车向利于环保的公共交通转变,合理疏导机动交通,创造宁静的居住环境,限制停车泊位,减少机动交通流量,减轻汽车尾气污染,在市区中心减少停车场,增加步行区、步行街道等。
为了引导更多的市民乘坐公交车出行,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公交优先政策,如路面优先、信号优先等,每个城市还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公交车辆进行统一调度。在瑞士几乎每个城市都可见到明显的BUS专用车道,确保公交车快速运行。由于了多项保证公交车运行机制,所以瑞士公交车准时到站是名声在外,每个站点都有液晶显示屏,上面清晰地以动态方式滚动显示着本站停靠的每一路电车或公交车的到达时间。
尽管很多瑞士人非常钟爱汽车,但由于瑞士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覆盖全国,他们选择公交车出行的理由是:方便。因为瑞士交通四通八达,市内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快速短途火车。
瑞士国土面积只有41285平方公里(不如我国江苏省大,江苏全省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如果在全国旅行,只需要开私家车就可到达任何一个角落。但是瑞士人是全世界使用铁路设施次数最频繁的人,平均每个瑞士人每年乘火车出行41次。 瑞士拥有世界上最稠密的铁路网,而且其中大部分铁路属于20世纪初便归为国有的瑞士联邦铁路局。另一方面,瑞士部分地区拥有一些私人窄轨铁路。在多山的地区有许多缆索铁路,嵌齿轮轨道和直通山顶的缆车设施。瑞士火车的特征是快捷、可靠、舒适和整洁,因而受到游客的欢迎,而且事实上,火车也是瑞士之旅中的重要工具。在苏黎世和日内瓦的入境机场都有主要火车站。瑞士的铁路系统总长达5000公里,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密集的铁路交通网。瑞士各大城市基本都保证每小时有一班火车,难怪人们远途或到另外一个城市要乘火车而不是开私家车。  
   瑞士的公路运输线路四通八达,一般车辆的限速为:高速公路为每小时120公里;一般公路为每小时80公里;城镇为每小时50公里。从公路网入境瑞士与别国不同的是,瑞士是西欧国家惟一设置边防的国家。我们30多人的旅游团从意大利到瑞士边防办理入境手续时,前后仅用了10分钟,也就是在护照上加盖一个章的过程就进入瑞士了。 
 
为环保限行私家车
 
瑞士人不缺钱,家家都有私家车,有的人家成人人手一辆车。但是,就全国20%开私家车出行看整体,还是不利于环保。为了树立公交出行的理念,减少市中心的车流量,政府采取了不增加停车泊位的政策。不但如此,还提高停车费。在瑞士限行私家车政策是明显的,你不是觉得开车方便吗?政府有意不给你提供方便,让你开小车进城的时候,红灯多、绿灯少,看你觉得是私家车快还是公交车快。
为了让公交车快速通行,政府花费巨资改造了城市交通信号系统,让公交车辆在交叉路口永远面对绿灯。在交叉路口前300米安装电子感应器,当公交车接近路口时,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交通信号灯计算机控制系统,以确保公交车到达路口时,信号灯能及时变为绿色,从而减少运行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瑞士公交车会准时到达各个预定站点的原因之一。
  瑞士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就有600人居住,城市人口密度更密,再加上接纳了无以计数的外国机构和外国人,故而瑞士城市人口相当拥挤。如第一大城市苏黎世人口38.3万,但整个苏黎世仅87.88平方公里,而其中公园绿地就占了26.5%,人口密度是4358人/平方千米,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虽然人口仅是北京人口的1.8%(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但人口密度却比北京密得多,北京面积1.641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323人/平方千米。
苏黎世每一天有2915班次火车驶进苏黎世,每天通勤有35万—50万。然而,苏黎世乃至整个瑞士却没有其他国家大城市污浊的空气,这与它不提倡私家车有关。瑞士限制私家车的办法是以政府巨额补贴公交的方式方便出行。公交有轨电车和火车,且密度很大,买票方式多样而便宜,与私车相比十分合算方便。因此,在瑞士无论政府高官还是企业巨头,经常乘公交车上下班。瑞士人十分清楚生存质量的标准不是社会财富的多少,而是你能否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生活。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用最好的电器,穿最高档的衣服,住最好的房间,却呼吸着混浊的空气,吃着被污染的食品,是一种连土著人都不如的糟糕生活。
 
为减污染降公交票价
 
报载,2015年7月,瑞士饱受多日高温之苦,最高温度达38摄氏度,部分地区地面臭氧浓度超过正常的120微克每立方米,南部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60微克每立方米。高温推升了瑞士臭氧污染程度,日内瓦政府为鼓励人们出行多乘公共交通,便为公交车和有轨电车车票降价。当地环保部门说,公交票价将从3瑞士法郎(约合3.2美元)降至2瑞士法郎(2.1美元)。降价措施将执行至臭氧浓度恢复正常为止,“考虑到臭氧量增多……鼓励日内瓦全部汽车、摩托车司机使用公共交通,其价格也将降低”。日内瓦附近的沃州和瓦莱州,当地政府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十个小镇禁行汽车
 
瑞士人均汽车占有率极高,但在马路上却鲜见名车,所见者多是不起眼的经济型轿车。不但如此,瑞士有10个小镇为了将无污染的环境永远保持下去,刻意拒绝汽车入内,居民也不养汽车。你说原始吧,那里人们却过着现代化的生活。无车小镇换来的是,清新的空气,越来越成为风景,成为吸引外地人一次次前来度假的原因。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的理念,是瑞士所有居民的共识。这十个小镇无疑都是旅游小镇,美好无任何污染的环境不但长寿,也能赚外汇。这十个无车小镇是:史多斯 (Stoos)、布劳瓦尔德 (Braunwald)、翁根 (Wengen)、米伦 (Murren)、采尔马特 (Zermatt)、萨斯费 (Saas-Fee)、阿劳老城 (Aarau)、利德阿尔卑 (Riedralp)、阿劳老城 (Aarau)、贝特默阿尔贝勒(Bettmeralp)。
 
倡导骑自行车出行
 
在很多年前,小汽车还是瑞士每个家庭必备的交通工具。可是现在瑞士整个国家,几乎是全民出行喜欢骑自行车,城市居民远一点的选择乘公交车,再远一点多选择城际火车出行。
西欧许多国家痛下决心,提倡乘公交车、骑自行车出行,公交车又多是环保汽车、地铁、有轨及无轨电车为主。到瑞士才发现,提倡不是停留口号上,而有相应的措施先行。比如瑞士的火车上都预留了自行车专用车厢,方便骑自行车的人运输自行车。在瑞士,提倡骑自行车出行,政府首先就解决了自行车专用道问题。市内的自行车道非常明显,路面或红或黄等,颜色总是与机动车道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路面特别是交叉路口,总是画着自行车图案,使人一目了然。路口还有针对自行车的红绿灯和直行或左行自行车标识。
有时候,你会看到有人骑行在马路中间,同时有人在路边骑行,其实他们是在自行车道上骑行。这样的自行车道设置避免了左转自行车完全横穿马路,与机动车分道行驶。在路中间骑会不会很危险?其实不会,因为在瑞士骑车,机动车见到前方有自行车都会主动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从自行车旁边开过。
在较宽的大马路上,自行车道的设置让人惊叹。竟然设置了单向3条自行车道,可见自行车的路权在瑞士有多高。在一般的单向双车道,自行车有设置在中间车道的,也有设置在路边的。设置在中间的自行车道,在公交车靠站时,自行车完全不受影响,减少与公交抢道的几率。
任何时候汽车都不会随意和自行车抢道,就像不随意和行人抢道一样。汽车遇到行人或自行车停在无交通灯的路口,会主动减速停在人行道之前,等行人和自行车通过后才启动快速通过。瑞士郊外,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也有,在这样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礼让也是有规则的,如果四个方向的车到达十字路口前减速,让行人和自行车先通过,然后各自根据各自到达十字路口的先后,一个一个交替通过路口,有一种无灯胜有灯的感觉。事实上,这样的通过方式是最简单的秩序——先到先走。而正是这样最简单的秩序却是最难实现的,因为需要所有人共同去遵守。这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的。               
瑞士自行车多,随处都可以看到停放的自行车,但不是乱停乱放,公共场所都建有自行车公用停车设施。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公用停车架时,不禁感叹,这是多么人性化的设计,直接把车头挂上去就可以把车停好。同样是错位的设计,压缩停车空间。 在很多商店超市门口,都设置自行车停车架。在学校、单位都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地。
看到富裕的瑞士人骑自行车出行,不能不让感叹:当中国人骑自行车时,欧洲人开小汽车,当中国人开上汽车时,欧洲人又开始骑自行车了。在绿色环保和运动健身的观念下,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骑自行车,瑞士就是其中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