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透视

苏州出租车“拼车”试水遭冷遇

发布时间:2012-11-19   为缓解市区打车难、提高出租车运行效率,《苏州市区出租汽车合乘规则》10月1日出台,在市区试水“拼的”。既让乘客省钱,又让出租车司机多赚钱,本是多方受益的好事,试行10天来却受到冷遇。
    9日上午10点,记者在客流量较大的苏州火车站出租车上客点采访,等候打车的五六十人没有拼车。11点,记者来到观前街附近,10多辆停靠路边的出租车陆续带客开走,也无人“拼的”。
    记者从苏州市客管处市场监督科了解到,据初步统计,规则出台10天来,出租车合乘业务量只有几十起,期间还接到3起乘客投诉事件,反映司机与乘客之间未就费用分摊、路线走向、先送谁后送谁等问题沟通清楚。
    根据《苏州市区出租汽车合乘规则》,“拼车”须由乘客发起,出租车驾驶员不得主动招揽乘客;合乘双方从同一地点出发,需先对时间、地点、路线、资费等协商一致。合乘路段按计价器显示金额6-7折收费,非合乘路段按实际金额收费。比如两名乘客从火车站拼车出发,第一站运价20元,第二站运价30元,那乘客甲支付12-14元,节省6-8元;乘客乙支付22-24元,节省6-8元;司机收入34-38元,多赚4-8元。
 乘客、司机都能从中受益,“拼的”为何还遭冷遇?“我不愿意做这种生意,有的乘客为了几块钱车费要计较半天,况且先送谁、后送谁,碰到不好说话的乘客就很麻烦,一旦发生纠纷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所以宁愿多拉几趟单独的乘客。”出租车司机周雪萍说。到苏州游玩的北京游客万贵珍表示,同在出租车上客点等车时,大家可以相互问问去哪里,说不定能找到顺路的人,临时在街边打车就不好“拼的”了。和女朋友在观前街附近等着打车的刘伟说:“繁华地段打车难,拼车也可以接受,但总不能看到有人打到车就去问人家到哪里吧?很没面子。”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等待打车的乘客,大家都表示:“拼的”虽能带来些便利,但寻找顺路拼车的人很难,一方面是不习惯和陌生人“搭讪”,另外毕竟目的地不一样,麻烦。
    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市就曾出台关于出租车合乘收费的相关规定,常州也于2010年出台了规范出租车合乘的规定。其主要内容集中在:出租车在租用期间须经第一用户同意且在顺路的情况下,方可合乘第二用户;合乘里程部分,每位雇主按每车每公里租价的70%计算支付。但记者在南京实地采访发现,知道这个规定的人很少,即使偶遇拼车,大部分也不是按照“70%”这个比例支付车资,而是协商解决。“‘拼的’主要是为了缓解上下班高峰时段打车难”,省运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省里没有出租车拼车方面的统一规定。由于省内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拼的”。南京、苏州等城市高峰时段拥堵情况相对严重,老百姓打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存在“拼的”需求。而在苏北等地,即便在高峰时段打车难的问题也并不突出,也就不存在“拼的”问题。 
    据了解,不少国家提倡“拼的”,比如在美国,载多名乘客的车辆可以免费通过收费桥梁或者道路,纽约出租车管理委员会的智能表自动分配系统会自动将每位乘客的车费计算分配好;伦敦市区许多道路辟有红色公交车道,允许多人乘坐的出租车行驶;法国提倡求助出租车中心、寻找搭车伙伴共乘一辆出租车。
    专家认为,鼓励“拼的”不能仅仅依靠一个简单的规则,更需要解决计费方式、发票等细节问题,避免发生纠纷。文摘/王天顺 徐 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