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

永远的伏羲,永恒的炎黄情

发布时间:2018-05-10
丝绸之路西入甘肃,第一个重镇就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进入天水地界,一路上,几十米相隔,就会有一个醒目的标牌挂在高空中——“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凝聚全球华人、打造祭祖圣地”……下高速进天水市区的高速路口处的那块几乎有两层楼高的“弘扬伏羲文化,打造祭祖圣地”标牌更是显赫。我国神话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伏羲、女娲、黄帝的故乡就是天水。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东接关中,南挖巴蜀,西倚甘南,北扼陇坻,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是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水堪称“塞外江南”,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发祥地,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氏族在此创造了中国最古老的新石器彩陶文明;秦人先祖非子因在此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赐姓为“赢”,封地为秦,成为秦国的开业基地,故又有“秦州”之称,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天水也因此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伏羲城的文化徜徉
 
因有伏羲庙,天水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走进伏羲城里,感觉象走进了明朝,青石铺地,仿古建筑分列两旁,更有那参天古树,给这个古城增添一丝沧桑之感。天水的古树是一景,走在街上,不经意间就能看到几百年的古树,其数量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扬州。市里最古老的树在2500年以上,只是这街道中行走活动的人们还是现代人,晨练的人们一簇簇、一群群,跳舞的、练功的、遛狗的、唱歌的,男女老幼各色人等,一种很浓郁的生活气息直撞击心房,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城市的里生活人是安逸的,闲适的。 
伏羲城最有特色的便是大理石铺就的民俗文化步行街,两旁有庑殿式的商店,零星地经营着纪念品之类的东西。在街上,远远看见了一片古建筑群,灰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墙体显得宏伟而气魄。“伏羲庙”正大门前有个古戏台,古戏台前面是新修的伏羲广场。广场上面有一块碑,上面有江泽民在1992年考察天水时候的题词“羲皇故里”。大门两侧分别有两个过街牌坊,风吹过,牌坊上面的铃铛清脆响起。 
伏羲城民俗文化一条街的中央便是伏羲庙,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纪念上古三皇之首伏羲氏而建造的。天水伏羲庙依山而建,史载它创建于明代,历代修缮。庙前的广场明显是当代的杰作,巨大的太极图案只有凌空俯视才能一览它的全貌。站在太极图案中心放眼望去,神庙肃穆洁净,一股神圣的崇高感油然顿生。 
伏羲庙前牌楼扁额上的“开天明道”几个大字与古朴的牌楼相应,显出一种古老与庄重,而门前立着的两个石鼓被孩子坐着当滑梯而磨的光光的,有几位老人悠闲地坐在石阶上谈古论今。 
伏羲庙门坊正中挂关一牌匾:“昊太宫”,门前柱子上刻一幅对联:“立极同天德合乾坤百王仪则,开物成务道传古今万世文祖”,乃后人对人文祖师爷万世功德的精辟概括。门上还有一块“兴天地准”的牌匾。 
庙临街而建,坐北朝南,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占地3700庙。殿宇排列对称整齐,布局规则严谨,雕梁画栋,巍峨壮观。带有浓郁的明代建筑风格。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庙里游人不多,所以没开正门,只开了一个偏门供游人进出。庙宇里面和街道外面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仿佛就这一步让我从繁华迈进了幽静,从近代跨入了古时。进入庙内,迎门是老书法家舒同写的“羲皇故里”大理石碑。庙宇里面古柏参天,浓荫盖地;庙宇辉煌,亭角挑翘;布局严谨,清幽雅静。两侧是两排厢房,厢房里面展示着天水出土的文物之类。
 
古树大殿铭刻沧桑
 
由仪门进入中院,数十株古柏直插入云,苍老俊挺,苍柏古槐,总让人有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倘佯在伏羲庙,目光不时被一株株苍劲高大的古树深深吸引。一位天水朋友自豪地称,挺拔的古树,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在天水人眼中,伏羲庙的古柏就如同他们顶礼膜拜的伏羲爷一样,也是有灵性的。传说,伏羲庙创建时同时在庙宇各院内种植了64株古柏,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沧桑,现存37株,它们被称为伏羲卦柏。这种将建筑装饰的伏羲的业绩紧密结合的做法,在全国独一无二,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先天殿”前一株古柏的两枝从中劈开,一半就斜依在大殿顶上。月台下已是香烛辉耀,枭烟燎绕,大殿则更是庄严肃穆,殿内正中便是高达3米的人文始祖伏羲坐身塑像,高可抵顶,树叶披身,手持八卦盘,气宇轩昂,双目炯炯凝视前方,神龛匾额上悬清嘉庆州牧王赐均书“文明肇启”巨匾,仰头上望,顶上绘有河图洛书,六十四卦。祭台前素肴素果,红烛枭烟,耳畔钟磬声相闻,令人肃而起敬。 
在天水老百姓眼中,伏羲爷就是伏羲爷,他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制历法、创乐器、造书契……总而言之,他就像指路明灯一样,在原始社会演进中放出普照人世的光。 
“先天殿”两侧是“钟楼”和“鼓楼”,说明在很就以前就有着“晨钟暮鼓”之说。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太极殿前扁额为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九十岁时所书“太极殿”三字,侧有朝房、碑房、庑殿、鼓乐亭。庙祠内,柏槐苍茂,花木芬芳,黄莺鸣啭,燕语呢喃,碧树亭影,交相辉映,景色幽静,令人神思向往。
 
河图洛书:古代文明里程碑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xi)又作宓羲、庖牺(亦称庖牺氏)、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教人们织网捕鱼,从而使人类原始的狩猎状态进入到初级的畜牧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火,教会了人们制作和食用熟食,结束了人类身披树叶,茹毛饮血的野性状态,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最重要的是,伏羲始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秘密符号--八卦,这是一组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的象形文字,也是中国文字的起源。而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代东方哲学的标志。伏羲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二00六年六月,太昊伏羲祭典荣列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不在历史的真伪或者是非之间纠缠,尽管只是一种触摸,却也是一种最好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走出伏羲庙,回首望去,松柏掩映中琉璃瓦顶,飞锁重檐,在日光下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耳边时而飘来古乐秦腔,使人不禁浮想连篇,仿佛又到远古之地,伏羲画卦之时…… 
文/图 伍 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