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见闻

在马斯喀特体验阿拉伯风情

发布时间:2019-03-13
在马斯喀特体验阿拉伯风情
 
文/图 伍 振
 
白房尖塔古堡乳香,碧海蓝天椰树海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阿拉伯风情画——这就是《一千零一夜》古老神话中的阿曼苏丹王国,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驿站。
阿曼,对于很多中国游客来说,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国度。阿曼很低调,这个阿拉伯半岛中最古老的国家保持着淳朴保守的民风,保持着恬淡缓慢的生活,首都马斯喀特更是被誉为无污染、无垃圾、无罪案的城市……
 
《天方夜谭》的现实版
 
“一带一路”上的马斯喀特港,千百年来一直具有特别的魔力,吸引着全世界的商船在此停泊,与中国的经贸往来更是延绵不绝。
《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有个《辛巴达航海记》的故事:辛巴达是一位大富翁的儿子,本可在家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理想促使他一生7次冒险远航,他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抵达中国广州,实现了古代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通航通商。实际上《一千零一夜》中航海冒险家辛巴达的原型艾布·欧贝德·卡赛姆曾远航到达中国,这不能不是中国和阿拉伯人民友谊的结晶。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只要执着勇敢地向目标前进,事业终究会成功。 
今天的阿曼,已是中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从海边重镇苏尔到马斯卡特需要二个多小时。越野车快速、平稳地在库苏高速公路上行驶,远处的大山、路旁的椰枣树、海滩不时在窗外闪现,人类的杰作与大自然巧妙地联结在一起。路上,我也有幸听到“一带一路”上“带路先锋”演绎的现代版的《一千零一夜》: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阿曼公司员工在长达五年多的1900多个日日夜夜里,冒着日常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作业,曾经历了六次凶猛的洪水冲击、百年一遇的飓风洗劫等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匮乏、原材料涨价等客观现实,建成库苏高速公路,向阿曼人民和祖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千堡之国”的传奇
 
“马斯喀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降落之地”,临海边的建筑非常奇特,那里有镶嵌着金银丝的房屋和一座座城堡,因依山临海,山势峭拔多姿,与海水相映,蔚为壮观,从堡垒上可以俯瞰海湾景色。
阿曼公元前2000多年已广泛进行海上和陆路贸易活动,并成为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正是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屡遭入侵,1507年起,先后遭葡萄牙、波斯和英国的入侵与占领。1970年7月23日,卡布斯苏丹发动政变登基,宣布改国名为“阿曼苏丹国”并沿用至今。1973年,英国军队撤出阿曼。
雄伟厚重的古城堡是一道别样的风景,阿曼全国分布着500多座古堡,其中多半是葡萄牙人入侵时期所建,所以阿曼有“千堡之国”的美称,这些城堡是阿曼历史和文明留下的印迹,更是阿曼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在古代,古堡的作用是阻挡来犯的敌人。1588年葡皇菲利普二世命令驻军在马斯喀特港湾修建了的杰拉里城堡与密拉尼城堡,这是两座葡萄牙风格的堡垒遥相对应、气势不凡。现在古堡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进入其中,你能看到主人室、会客室、贵宾室、货库、囚牢……每一层还设有机关防范外敌入侵。
和平的世界是最美好的。爬上一处早已废弃的古碉堡,只见马斯喀特港千帆竞渡,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完全是一片祥和与安宁。一尊尊锈迹斑斑的古炮上偶尔飞来几只和平鸽,我仿佛听到它们在说:“我爱和平,不要战争!”
 
“万寺国度”的虔诚
 
这是一座虔诚的城市。在马斯喀特的每一个街角,你都能发现与众不同的清真寺,阿曼除了建有13000多处清真寺外,还建有国立古兰经学校。在暑期开放的古兰经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孩子前往。
这是个有信仰的国度。随处可看到苏丹国王卡布斯?本?赛义德的油画肖像,足见人民对他的拥护。在马斯喀特,几乎在任何地方都看到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因为这座通体由大理石筑成的清真寺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更是每一位来马斯喀特游客的必到之地。大清真寺是一个建筑奇迹,它展示了伊斯兰宗教的多样化建筑风格。该清真寺采用300,000吨印度砂岩建造。主伊斯兰教祷告大厅为方形(外部尺寸74.4 x74.4米),中央圆顶高度为五十米。主伊斯兰教祷告大厅可容纳超过6,500名礼拜者,而女性伊斯兰教祷告室可容纳750名礼拜者。院子里可容纳8,000名礼拜者。内部庭院和通道有额外的空间,使得总礼拜者可达20000人。清真寺共有五个尖塔,还有一个覆盖着镶花玻璃的镀金穹顶。主尖塔高达90米,四个侧翼尖塔高45.5米,高耸的5个尖塔,代表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另外它还是一个超大的图书馆,内有两万本图书。
在这座清真寺,有一个世界上体积最大之一的水晶吊灯,重达八点五吨,大吊灯是由施华洛世奇水晶做成的,有十四米高,可以照亮整个大厅。悬挂在贴着马赛克的穹顶下,如梦似幻。
这里每天都要进行5次祷告,且在一定时间里对外开放允许参观每天祈祷时间到来,架在不同角落的喇叭同时启动,响起了一阵低回旋律。整个城市顿时静止,祷告声从四面八方跃起。
正是阿曼人有信仰守规矩,马斯喀特的道路十分整洁,净白的房屋井然有序,有点新加坡的影子,名副其实的净洁无瑕。
 
马托拉集市的留恋
 
在马斯喀特马托拉集市,擦身而过的是熙熙攘攘穿着长袍的人群,琳琅满目的是阿拉伯工艺品,扑鼻而来的则是充满东方神秘气息的浓浓香味……
走进集市任何一条小巷,都可以发现许多售卖阿曼银器、雪白亮丽的阿拉伯纱、刺绣等传统阿拉伯手工艺品的小店,同样也有阿曼茶壶、图画、水烟筒、装有饰框的阿曼弯刀、皮具和香烛等出售。据说阿曼弯刀是每一个阿曼男人必不可少的饰品与宝物,如果一个男子不佩腰刀更被视为衣冠不整,是要遭到人们耻笑与嘲弄的。弯刀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刀鞘往往是纯银质地,并镂刻着精美而繁复的图案,下部用银丝编织出繁复的花纹,个别名贵的腰刀上还要镶嵌珍贵的宝石。
一些店铺摆放着大小不一的造型古朴、花纹精美的阿拉伯油灯,仿佛经置身在神话中。油灯闪着铜质的光亮,忍不住想要用手轻轻拂拭,我本该问问阿拉丁,该擦哪一个角落,就能召唤灯神精灵降临。
写满“一千零一夜”的阿曼,对我来说,是个太过陌生、便却又太过熟悉的地方。虽然它国土面积不大,更算不上出名,但拥着阿里巴巴的珍宝,坐着飞毯远去的童年梦想,也足以成为我,还有许多人无法拒绝的拜访理由。
 
“乳香之国”的芬芳
 
在阿曼很多地方,总有一阵阵扑鼻香雾袭来。那独特而强烈的香味,不由分说地把你拉进异域风情。那是阿曼闻名的乳香和其它香料混合的味道,这是属于阿曼的气息,从千年之前幽幽飘散到今日。
阿曼是一个有名的“乳香之国”。乳香堪称阿曼的国宝,马斯喀特历来就是经销这些香料的地方,因而它最早的名称为“米斯卡”,意为“香料之地”。原来,阿曼人相信乳香的烟雾会把他们的祈祷带入天堂,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宗教祭祀和丧葬仪式等活动中。另外,乳香还有许多实际的功用。千百年来,阿拉伯人用乳香入药,用来帮助消化、治疗心脏和肾脏等疾病。旧时阿拉伯医生出诊时,都要把衣服熏上浓烈的乳香,这样可以消毒。据史料记载,1603至1666年,英国爆发黑死病,夺去无数生命,而香料商却不受瘟疫的侵扰,原因是他们时常接触乳香香精。
“闻香识女人”,这句话在阿曼是行不通的。在阿曼街头,扑鼻的香味来自男人也可能来自女人。阿曼男装的白色长袍领口处有一条长长的缨穗就是用来醮乳香的,洗干净的衣服在晾干后往往也要用乳香来熏香。
站在马斯喀特海边,夕阳西下,海水被落日的余晖镀上了灿烂的金色,仿佛有了金属的质感。真想乘上一艘阿拉伯帆船,伴着海风,重走古代航海家航线,在“海上丝绸之路”继续探寻“一千零一夜”的奇幻……
返回顶部